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汇编 > 通知公告
中共安徽省委重磅《决定》全文发布
发布时间:2023-08-23
    
信息来源:
    
浏览量:945
    
【字体: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决定

(2023年7月26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全方位把脉定向、把舵领航。近年来,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走出新时代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活力更强、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安徽篇章,结合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总体思路


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必须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自身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和战略定位,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


(一)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揽全局、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安徽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深刻指明了安徽发展的优势所在,深刻指明了安徽发展的机遇所在,深刻指明了安徽发展的使命所在,深刻指明了安徽发展的任务所在,具有极强的战略前瞻性、方向引领性、现实针对性,必须常学常新、常悟常进,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一是牢牢把握“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的要求,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在纵深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求突破。二是牢牢把握“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定不移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实现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新路。三是牢牢把握“下好创新‘先手棋’”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在深化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当先锋。四是牢牢把握“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的要求,坚持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和创造新经验,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走在前。五是牢牢把握“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的要求,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的“白菜心”、安徽的“杭嘉湖”,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树样板。六是牢牢把握“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要求,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持农业科技和农村改革双轮驱动,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行动,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在推动乡村振兴上作示范。七是牢牢把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围绕群众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等,在保障改善民生上下功夫,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八是牢牢把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爱护人才,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广阔舞台,在加快建设人才发展和创新高地上见实效。九是牢牢把握“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的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徽学等安徽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贡献。十是牢牢把握“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的要求,更好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坚定不移深化正风肃纪反腐,全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不断汇聚加快发展的正能量。我们要坚决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真抓实干、奋力争先,勇担使命、勇闯新路,确保安徽各项事业发展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安徽擘画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二)科学研判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突出下好创新“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谋划长远与干在当下相结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潜力加快释放,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当前,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安徽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一大批“国字号”改革创新品牌,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并不断提升,具备创新活跃强劲的优势,这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安徽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居)、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具备制造特色鲜明的优势,这是我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安徽山水资源丰富,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等闻名于世,具备生态资源良好的优势,这是我们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然优势。安徽沿江近海、居中靠东,是连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枢纽,拥有“内畅外联、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备内陆腹地广阔的优势,正在由内陆腹地变为战略要地,这是我们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地,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和安徽优秀乡土文化的金名片,具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这是我们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文化新辉煌的精神财富。


当前,安徽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催生的新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覆盖安徽,借上了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了一体化的“快车”,这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二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孕育的新机遇。当前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新能源产业等异军突起,安徽在这些领域已深耕多年,完全有条件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上迈出更大步伐,抢占发展制高点,实现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三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机遇。安徽链接沪苏浙、辐射中西部,位于“两个扇面”的交汇点上,开放通道持续加密扩容,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全面实现,引江济淮世纪工程通水通航,综合性智慧化物流交通体系加快建设,有利于深度融入大循环。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安徽发展还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上升,不确定、难预料的事增多。从安徽发展看,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关键阶段,面临提升发展质量与做大经济总量、做强中心城市与促进区域协调、兜牢民生底线与推动共同富裕、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等诸多双重任务,工作中的“两难”“多难”问题增多。我们必须善于识势、顺势、借势,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安徽发展放在党中央对安徽的战略定位上、放在全球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思考谋划,坚定不移抓机遇、迎挑战、强优势、促发展、增实力,以更高标准干在实处,努力争取走在前列。


(三)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战略定位,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引导激励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加快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


(四)发展目标。到2027年,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创新安徽、共进安徽、美丽安徽、开放安徽、幸福安徽建设取得新跃升,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省生产总值向7万亿元冲刺、占长三角的比重稳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5年年均增长8%左右;科技创新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位次前移,由制造强省迈向智造强省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出更多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举措,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安徽文化归属感和软实力显著增强,徽文化的金名片成色更足更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全面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皖北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建设自立自强的科技强省。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拥有全国一流战略科技力量,建成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创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品牌,取得一批原创性标志性重大成果,涌现一批全国知名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市、县(市),安徽科技创新金字招牌的成色进一步提升。


——加快建设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产业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培育形成率先突破万亿级的汽车产业,突破万亿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突破5000亿元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绿色食品、现代化工、新型建材、有色金属产业,突破3000亿元的优质钢材、智能家电(居)、橡塑制品产业,超千亿元的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产业。


——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农业优质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2.8∶1,形成“千村引领、万村升级”的乡村建设新格局。


——加快建设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出关键步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构建,生态价值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价值,美丽安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集聚一大批国家级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塔顶更尖、塔身更强、塔基更厚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在锻造一流人才队伍、打造一流人才平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营造一流人才生态上走在前列,加快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才发展高地。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显著缩小,服务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产教融合,加快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质教育资源富集地。


——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显著提升,文旅融合、数字赋能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实力在全国第一方阵往前走,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建成现代化美好安徽。


二、重点任务


全面对标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等各项重大工作安排,聚焦重大领域和关键工作,进一步明确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举措。


(一)坚持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在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上海龙头带动下,学苏浙之长,扬安徽优势,以“上进生”的奋力姿态,在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1.加快共建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化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强化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共同构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全力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联合攻关。鼓励高校优势学科开展分工合作。联动G60科创走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持续办好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开展长三角产学研专项对接活动。


2.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工程。携手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深化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车规级芯片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培育通用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运行合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升辐射能力。加强与沪苏浙大数据交易所(平台)间合作。


3.深入推进与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群联动互融。加强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联通互动,主动对接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和功能疏解,深化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双圈联动”,支持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市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着力在基础设施互通、创新协同、产业合作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发展,共同谋划一批区域合作重点项目。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标准建设运营“7+3”皖北结对合作园区。深化上海市与六安市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共同打造新时代革命老区合作发展典范。深化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共同探索各具特色的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壁垒的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以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先导,共建“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推动产业深度对接、集群发展,将中新苏滁高新区等率先打造成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示范园区。


4.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顺畅流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和世界级机场群。加快建设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合新高铁、池九高铁、合温高铁、宁和高速等重大跨省项目。推进长三角物流体系一体化发展,整体谋划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冷链物流数字化平台建设。协同增强区域能源互济能力,积极推动陕电入皖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依托合肥、芜湖、滁州等市争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安徽联动区。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


5.协同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联合开展长三角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深化区域重污染天气联动应对。健全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长三角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固废危废联防联控,建立非法转移倾倒案件办理协作机制,深化巩固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成效。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探索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相结合的补偿模式,进一步健全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流域水质稳定改善。共建长三角区域统一的“碳普惠”平台,推动省级“碳普惠”体系建设。协同推进杭黄廊道、大运河文化旅游带等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共同打造世界级“长三角诗画古镇品牌”,聚力打造长三角最大的后花园。


6.协同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联合制定长三角居民服务“一卡通”跨省通用技术标准,落实“同城待遇”具体政策。加快推动长三角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统一,研究探索长三角地区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一地六县”郎广片区为先行示范区,加快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候鸟式、疗养式、田园式养老产业,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长期护理保险异地结算等方面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试点,支持养老服务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沪苏浙优质中小学(幼儿园)来皖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鼓励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到安徽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城市安全运行监管合作和模式推广,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


(二)坚持以推动皖北全面振兴为重点,在加快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着力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统筹推动全省各区域各板块协调共进,加强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在战略规划、产业协同、要素配置、生态环保等领域全面合作,将安徽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板块和东中部地区协同发展的战略枢纽。


1.大力推动皖北全面振兴。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深度融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三大产业配套体系。实施企业培育行动,大力引育十亿级龙头企业和百亿级领军企业。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布局建设一批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等开放平台能级。实施皖北全面振兴急需人才引育工程,推出更具吸引力的高端人才、柔性引才激励政策措施。加快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建设,提升皖北中心城市能级和辐射带动力。推进皖北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皖北大粮仓的重要作用。支持阜阳打造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亳州争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历史文化与中医药养生旅游城市。推动蚌埠—淮南、宿州—淮北一体化协同发展,支持蚌埠—淮南合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宿州—淮北合力打造苏鲁豫省际毗邻区域新兴中心城市。分类培育一批县域现代化中小城市。加强淮河以北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推动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市郊铁路网融合发展,规划建设沿淮铁路。加快高速公路贯通加密扩容,推进相邻市高速公路短直连接、高速公路由“县城通”到“县双通”,到2027年力争皖北地区高速公路密度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用好引江济淮水运功能,强化航运通道承载能力,打造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加快实施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推进农田林网建设。


2.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合肥都市圈,加快提升合肥经济体量与辐射能力,提档升级合肥淮南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合肥六安市际园区合作,加快都市圈市际毗邻地区合作和园区共建,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地区联动发展的桥头堡。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沿江生态优势更好向发展胜势转化,推动安徽长江城市带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推动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高品质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深化新一轮南北合作共建,参照沪苏浙结对合作帮扶机制,深化产业、科技、人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共建。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3.打造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战略枢纽。加快构建连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资本平台,更好发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作用,推动定期举办资本市场要素对接会。建立长三角与中部地区开发区合作和产业联动机制,进一步深化开发区联动发展新模式。合力推进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重点推动协作区衢州、南平、黄山、上饶四市“联盟花园”建设。


4.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以增强城市对发展要素集聚力、配置力为目标,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构建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补齐功能短板,促进城市品质高端化、产业层次高端化、人才结构高端化良性互动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现代化中小城市培育工程和特色小镇提升行动,更好满足市民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促进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着力扩大城镇常住人口规模。


(三)坚持将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旗帜性抓手,在国家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使命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深入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增添强劲动能,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安徽力量。


1.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组建省委科技委员会,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指挥体系、执行体系,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探索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完善优化人才选聘、科研组织、绩效考核等机制。探索科研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大包干”管理改革,扩大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推广“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科大模式”。扩大高校院所科研活动自主权,遴选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开展综合授权改革。深化完善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推进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2.建强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级,打造世界一流创新高地,建成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环境研究院等高能级研究机构,高标准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未来大科学城。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字号”平台。支持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建设。优化省级科技力量,统筹布局省(重点)实验室、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省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3.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建设行动,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和产业创新研究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规上制造业企业“双清零”行动、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建设行动。建立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后备军,力争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推动新认定的各类创新平台中由企业牵头、参与组建的原则上不低于总数的70%。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决策话语权,应用类科技攻关项目以企业出题为主,由企业牵头的项目占比不低于80%。


4.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围绕“基础引领”“应用倒逼”等重点领域,设立基础研究专项资金。每年组织实施一批省重大科技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完善“揭榜挂帅”“竞争赛马”“定向委托”等运行机制,建立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参与的联合攻关机制。


5.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建好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构建多层次转移转化载体,搭建技术创新转化企业平台,建设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培育)基地,建强安徽科技大市场等科产平台,构建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高标准建设“科大硅谷”,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办好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突出实践性、实战性、实效性特色办学理念,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工业互联网等相互赋能,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与企业、资本、人才协同创新。高水平举办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科技展会。完善支持“三新”和“三首”政策。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交易中心、运营中心等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招商,主动对接引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来皖设立研发机构,推动高端创新资源向皖汇聚。打响“双创汇”品牌,促进成果转化落地、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畅通供需对接渠道、精准匹配合作伙伴。


(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展现更大作为。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入,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加快“个转企”“小升规”企业培育,打造一批掌握行业话语权、标准制定权和产品定价权的优质企业。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


2.加快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新兴产业百亿项目攻坚,加快推动十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梯次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后备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坚持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加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展,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竞争力。到2027年打造2—3家全球一流汽车整车企业和世界级汽车自主品牌,力争2—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突破500亿级。一体推进市、县、乡三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充电桩50万个以上。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坚持创新引领、以强促大、质量优先、有序发展,聚焦研发、制造、应用等关键环节,加快技术迭代升级和创新应用,推动先进光伏产业提质升级和新型储能产业扩量增效。加快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抢占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机遇,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推动“中国声谷”“中国视谷”“中国传感谷”等集群发展。加快打造全国领先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强化大健康研究院、大基因中心等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上市。加快打造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加快发展营养健康食品、功能食品、预制食品,深化“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地,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领域,实施铜基、铁基、铝基、镁基、硅基、生物基“六基”提升计划。加快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合肥、芜湖综合性高端装备创新研制基地。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家电(居)产业集群,加快智能控制、低时延互联互通组网等技术研发,大力开发智能、智慧家庭产品和生态场景解决方案。加快打造初具规模的数字创意产业,主攻数字消费设备、创意设计等领域核心技术和跨界融合,推动数字创意与生产制造、文化教育、旅游会展、生活健康等领域融合渗透,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安徽省域中心。


3.加快壮大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数字安徽。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改造,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每年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0家以上。支持建设高可靠、广覆盖、大带宽、可定制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善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进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适度超前部署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4.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瞄准方兴未艾领域,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围绕创新人才引育、前沿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开发开放、政策举措先行等关键节点,引导设立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5.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专业会展、楼宇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集聚示范区。积极引进培育总部经济,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推进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市场主体,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供应链平台集聚区,持续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深入实施“徽动消费”行动,聚焦汽车、家电、文化演艺等重点领域,发挥消费券乘数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支持有条件地区争创国际或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合肥创建特色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芜湖、滁州、阜阳、安庆等地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全省消费强劲增长极。


6.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体系,健全融资助企便民服务长效机制,做强做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持续开展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力争2027年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保持全国前列。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加快建设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创金融机构建设、产品模式创新、基础设施提升三大工程,规范发展“科技人才贷”“企业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服务,推广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行动,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丛林”,招引更多基金、投行来皖,引导大型银行在试验区设立总行级科创金融服务中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为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根据产业链生产、销售及资金流转环节进程,统筹安排上下游各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效发挥输血保链、降本稳链、增效强链作用。引导中小银行围绕“做优、做精、做专”发展目标,做到服务本地、服务基层、服务“小微”和“三农”等实体经济。


(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展现更大作为。坚定不移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城乡融合、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等“六个之路”,全力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振兴”,勇当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的排头兵,勇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勇当农业强国建设的先行省,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走在前列。


1.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重农抓粮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强化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构建权责清晰、上下贯通、奖惩分明的责任链条。编制实施《安徽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2023—2035年)》,坚持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技和智慧农业有机融合,健全种粮主体收益保障、耕地用途管控、产粮大县振兴等支持政策和长效机制,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到2035年,全省粮食产能稳定在一千亿斤以上。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大中型灌区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壮大优势种业企业,组建生物育种安徽省实验室,加快合肥“种业之都”建设,推进现代种业“保、育、繁、推、管”全产业链融合协调发展。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强智能化、自动化高端农机研制,提升丘陵山区和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机械化水平,推广现代农业先进技术。高质量编制《安徽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规划》。


2.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持续深化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强园、强企。加快制定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办好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合肥),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打响一批“徽”字号高端农业品牌。抢占乡村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徽派预制菜,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科技化、规模化、集聚化、链条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培育一批徽派预制菜龙头企业,力争到2027年全省预制菜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推进秸秆资源过腹转化增值,加快推动肉牛产业从“百亿”迈向“千亿”。推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产业。打造千亿级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深化电子商务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动农产品流通业提档升级。


3.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强化规划引领、产业兴旺、生态优先、文化赋能、人才支撑、治理创新,加快形成“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新格局。每年建设200个左右的精品示范村,按照2—3年的建设周期,到2027年建设1000个以上的精品示范村,皖南地区彰显山水徽韵,皖北地区彰显田园风光,江淮地区彰显错落有致,沿江地区彰显山水风韵,皖西地区彰显生态山村,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统筹抓好布点规划的中心村建设和一般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在现有已建的省级中心村基础上,每年再建设800个左右的省级中心村,到2027年系统升级建设省级中心村总数达到1万个以上,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县25个,推动乡村建设和发展提档升级、比学赶超。


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狠抓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体系,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群体,强化从监测纳入到消除风险的全过程管理。推深做实领导联系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干部驻村帮扶、县域结对帮扶、社会帮扶等“五大帮扶”,中央及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不低于60%,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切实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管好用好扶贫资产和衔接资金项目,确保发挥最大效益。


5.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着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尊重农民意愿,稳妥有序推进“小田变大田”改革。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质扩面,建设省市一体的“党建+信用”服务平台,鼓励参建金融机构创新和优化专属金融产品与服务,拓展信用结果运用清单和惠民清单,引导农民群众向上向善,打造高等级的农村信用生态环境,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加大政府债券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支持力度,加快农业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六)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在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安徽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加快建设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1.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省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战略部署,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开展培育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


2.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各级各部门制定为企业办实事清单,把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落实到每个层级、每个部门的行动上。推进常态化对照学习沪苏浙。实施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建设工程,持续深化数字安徽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提升“皖企通”“助企纾困”专区功能,深化权责清单“全省一单”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推开“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做到涉企政策智能查询、便捷兑现;实现全省线下政务服务大厅“办不成事”窗口全覆盖,对“说不”的事项提级办理,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实施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建设工程,推进省及设区的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纳税信用绿卡”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严肃惩治侵犯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清理涉企“挂案”,一体推进涉企信访申诉事项攻坚化解。深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做实对民营企业的依法平等保护。强化法商产业融合,高水平建设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实施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建设工程,细化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负面案例归集通报和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打破各类“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确保所有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待遇平等。实施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建设工程,以项目为重点,建立健全全省协同联动的要素保障工作机制,解决企业资金、用地、用工、用电等方面的困难。系统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试点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争创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实行开发园区“标准地”制度,推进“工业上楼”行动。持续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巩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成果,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以财政资金分配方式改革倒逼政府部门职能协同、行政资源高效配置,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管理体制。发扬敬商重商、安商兴商的优良传统,营造人人都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都讲营商环境的良好生态,让企业家安心创业、专心创新、舒心创造,为各类市场主体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债务处置力度,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地方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金融安全防线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深入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紧盯动火作业、燃气、有限空间、尾矿库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完善流域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4.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通江达海优势,积极主动走出去,进一步提高开放能级,更好发挥安徽自贸试验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加强与沪苏浙自贸试验区联动合作。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大力培育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数字贸易示范区。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RCEP经贸合作。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大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三样”及新型显示等优势产品出口力度,提高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务实举办“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办好“天下徽商圆桌会”,探索建立联系外商机制化平台。全面推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攻坚行动,开展省市县联动的“1+10+100”重大外资促进活动,创新利用外资模式,推动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支持跨国企业和境外商协会在皖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或办事处。支持合肥打造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提升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等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推进“五型”口岸建设,提升口岸开放能级。推动实施长江安徽段深水航道建设,加快推进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统筹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提升数字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七)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上展现更大作为。以加快推进美丽安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引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夯实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基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切实把好山好水保护好,让安徽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1.实施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新一轮提升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使长江(安徽)经济带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施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抓好防洪治理以及环巢湖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巢湖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把巢湖打造成合肥最好名片。支持马鞍山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白菜心”。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通道,合力推进皖浙赣共同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合肥骆岗公园。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实施江豚、扬子鳄等长江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加强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地保护。


2.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统筹推进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原材料等重点领域资源节约工作。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行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以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玻璃、有色等行业为重点,加速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深入实施“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推动企业对标能效标杆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升级改造。严格审批新增“两高”项目,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广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扎实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


3.持续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坚持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加强部门联动、区域协调、系统治理。优化实施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加快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农用地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和安全利用,严格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治理,全省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餐饮油烟和噪声扰民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深入开展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管。开展环境污染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4.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治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区、皖南—浙西—浙南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谋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生态流量管控,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建成幸福河湖300条(个)。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科学防控松材线虫等病虫害。实施绿美江淮行动,提升沿江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水平。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


(八)坚持守正创新,在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上展现更大作为。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做好文化铸魂、文化挖掘、文化供给、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的大文章,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1.做好高质量文化供给。实施徽学研究提升工程,推动建设国家徽学研究院,深化皖江地区历史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研究,传承红色文化,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等,推动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公共文化地标、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工程,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更多展现徽风皖韵、反映新时代伟大变革、彰显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文化精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深入实施重点文艺项目、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和文艺作品质量提升、文化名家培树、精品出版等工程,推动黄梅戏、徽剧等地方戏曲创新发展,深入研究阐释安徽地域文化价值内涵。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展览展示、演出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改造、提升、建设便民体育设施,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积极申办全运会、国际重大单项体育赛事等,加快建设体育强省。


2.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深化“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岗位标兵等先进典型,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管用育融”一体化发展,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


3.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品牌。支持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打造行业领域示范品牌。办好中国黄山书会、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实施省属文化企业改革创新工程,打造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积极培育“皖字号”文化产业主力军,巩固扩大“出版皖军”行业影响力。


4.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化文旅融合,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六大工程”,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地、长三角生态康养首选地。创新营销方式,大力“引客入皖”,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我省打造成为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景、面上有风光,彰显徽风皖韵的高品质旅游强省。到2025年,全省接待游客达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到2027年,现代化旅游强省基本建成,接待游客超过1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4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


5.推进古村落、古民居等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实施“千村万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出台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条例和加强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科学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实现依法保护、精准保护。做好传统村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撑,强化数字赋能和市场运作,把传统村落打造成徽风皖韵的展示窗口、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板、文化传承的示范标杆。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长江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推动凌家滩、中国明清古城墙、万里茶道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做好革命遗址、遗迹及有关重要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加强宣纸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整合资源打造非遗文创品牌。加强对安徽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的发掘整理和传承保护。把合肥建设成安徽文化中心,增强安徽文化认同感和影响力。


(九)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展现更大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之基。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和“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从严办学治校,健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推动形成党风正、校风清、学风好的良好校园生态。加快现代职业道德体系建设。


2.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扎实办好基础教育,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稳步提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2027年全省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区)达到70%。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92%以上。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加强“双优”“双高”建设,为服务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巩固提升“双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成果。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补短板工程。建立省级领导直接联系高等职业院校制度,指导帮助学校发展。以“双一流”高峰学科和高峰培育学科为抓手,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清单化推进省部共建技能安徽建设。


3.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紧扣主导产业需求,加快布局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设汽车类现代产业学院,构筑集培养、培训和创新于一体的汽车类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高校稳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重点立项硕博士单位建设。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建设一批双元制企业、职业学校和公共实训中心。积极发展双元制本科教育,将双元制理念引入研究生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高校与龙头企业、创新平台联合育人、协同创新,组建一批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申报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4.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新时代强师计划,构建高水平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师范类院校办学水平,争创国家师范教育基地,推进实施高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支持行动。深化高校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加快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应用,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深化省部战略合作、省校合作,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十)坚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一体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才政策,加快推动人才工作提档升级,让安徽成为引才汇智的强磁场,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1.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积极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制度,制定特殊人才认定办法。实施高层次人才编制保障“双万工程”,跨界重点支持省域范围内的各类非机构编制保障单位高层次人才用编用岗需求。开展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以“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在编制使用、人才引进、岗位设置等方面赋予其更大自主权。


2.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实施江淮英才培养计划,优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在皖创办企业支持政策,实施文化名家、教学名师、江淮名医、江淮名匠等培养行动。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储备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依托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培养集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选拔卓越工程师,依托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争创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深入推进技工强省建设,精准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技工院校“双高”计划。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撑,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精准招引“高精尖缺”产业人才。


3.拓展人才交流合作。加大推进长三角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力度,引进国家级人才到省属高校兼任学术副校长或重点学科带头人,实施科技管理人才、卫生专技和管理人才互派共育计划。积极争创合肥人才平台,加大省市共建力度,完善支持政策和负面清单,打造国家重要人才战略支点。


4.营造拴心留人“养人”环境。健全人才分级分类服务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分类匹配人才政策。实行人才清单化服务,完善人才分级分类服务清单。提供外籍人才便利化服务,在合肥、芜湖等海外人才集中的城市,打造一批标准化的国际人才社区。完善省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贯通服务场景,推广人才码,实现政策“一网推送”、计划项目“一键申办”、服务事项“一码通享”,打造网上人才之家。建立“助创专员”制度,结对联系人才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审批代办等服务。


(十一)坚持以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为根本目的,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始终把守好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用情用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形成更多有显示度、感受度的标志性成果。


1.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实施援企稳岗扩就业支持性措施,强化稳增长与稳就业良性互动。大力推进创业安徽建设,实施“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支持打造创业型城市。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完善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化规范化体系化建设。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扩围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新业态从业者参保政策。切实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省级统收统支,构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企业)年金与个人养老金、商业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险有序衔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扩大失业保险政策覆盖面。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兜底功能。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多措并举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下功夫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


3.推进健康安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品牌、技术、管理“三个平移”和同质化发展。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做强省属头部医院,加快创建一批县级三甲医院。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推动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提质升级。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补齐村卫生室硬件短板,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工程”。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实施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北华佗、南新安”传承创新,加快建设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4.大力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全面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和康复护理机构。推进医养结合,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等医养结合服务。推动老龄产业做大做优,扩大老年用品有效供给。


5.健全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工作长效机制。系统完善“省级总统揽、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源头大治理”的“民声呼应”工作平台体系,建强各地各部门问题反映载体,建立覆盖各级的“民有所呼”诉求收集体系、快速解难的“我有所应”落实体系、由点及面的“排查整治”提升体系和深查细究的“责任倒逼”体系,健全完善“统一归集诉求、分流交办核处、统一回复结果、及时督查跟踪”的闭环办理机制,确保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三、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安徽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政治生态,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意见,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完善清单化、闭环式办理和督查问责机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持续抓好学习贯彻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推深做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质量完成第一批主题教育,高标准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建立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长效机制,引导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重点工作任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专题开展宣传,讲好高质量发展中国故事安徽篇。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重大情况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定期通报制度,持续开展“江淮净网”等专项行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主动权。


(三)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健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党内法规制度。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持续巩固深化政治巡视,穿插运用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和“回头看”等方式,高质量推进巡视全覆盖。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紧盯“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加强监督,健全完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一把手”异地任职、定期交流制度。完善派驻监督制度机制,深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监督一点通”平台作用。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四)打造“忠专实”“勤正廉”干部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注重选用政治素养过硬、担当精神过硬、斗争本领过硬、纪律作风过硬的干部。严把选人用人关口,深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加强理论素养、战略思维方面的考察,推进谈话调研、一线考察识别、综合分析研判“三个全覆盖”,实现具象化精准考察识别。统筹谋划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常态化实施干部“三跨”交流任职,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进一步加强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定向招录选调生工作。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推动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开展长三角干部人才交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完善季度工作会议制度,优化调整季度“赛马”方案,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经济发展的“上升指数”和群众的“幸福指数”。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容错纠错办法,最大限度保护干部积极性。严格贯彻落实中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及我省实施细则,优化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工作,统筹推进宏观管理、分类改革、考核培训、制度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五)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推进高校、中小学校、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加大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力度,统筹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健全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常态长效机制,不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理顺县乡职责关系,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学习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总结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用好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管理、改革和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纠治“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统计造假等问题。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灵活运用战略性调研、对策性调研、前瞻性调研、跟踪性调研、解剖式调研、督查式调研等方式,多开展“四不两直”调研,通过调研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全面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各项举措,巩固拓展为基层减负成果,整合精减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持续推动精文减会。


(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风腐问题一起查,紧盯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坚决惩治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常态化开展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工作,深入推进基层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影子公司”、“影子股东”、“期权腐败”、政商“旋转门”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坚持“全周期管理”,健全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完整闭环。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挖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



返回上一页   |   返回首页
上一篇:没有更多了
下一篇:没有更多了